與金屬制件相比,塑料電鍍制品不僅可以實現很好的金屬質感,而且能減輕制品重量,在有效改善塑料外觀及裝飾性的同時,也改善了其在電、熱、耐蝕等方面的性能,提高了其表面機械強度。但電鍍用塑料材料的選擇卻要綜合考慮材料的加工性能、機械性能、材料成本、電鍍成本、電鍍的難易程度以及尺寸精度等方面。而ABS塑料因其結構上的優勢,不僅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,易于加工成型,而且材料表面易于侵蝕而獲得較高的鍍層結合力,所以目前在電鍍中應用極為普遍。
從材料的分子結構上看,ABS塑料是丙烯腈(A)、丁二烯(B)、苯乙烯(S)的三元共聚物。其中,每種單體都能為聚合物提供不同的特性:丙烯腈可以提供高強度、熱穩定性及化學穩定性;丁二烯可提供較高的韌性和抗沖擊性;苯乙烯則提供易加工、高光潔度及高強度性能。從形態上看,ABS是非結晶性材料,3種單體聚合后形成了具有兩相結構的三元共聚物:一相是苯乙烯-丙烯腈(SAN)共聚的連續相,另一相是聚丁二烯(PB)橡膠的分散相。
除了丁二烯的含量,材料的流動性和工藝穩定性也是影響電鍍質量的主要因素。不同于表面噴涂工藝,電鍍工藝對材料表面的多數缺陷都具有放大的作用,即電鍍后缺陷會更加明顯,所以電鍍材料表面的流痕、冷料痕、熔接痕(俗稱夾水紋)、縮痕、銀絲、雜料等缺陷都是不允許出現的,這就要求材料內應力要盡量的低,在成型過程中需要每個制品的填充狀態基本相同??傊?,電鍍對材料的填充能力和加工穩定性有著很高的要求。